自打去年,以25亿元的价格把问界的所有919项关于问界的商标打包卖给了之后,也就标志着一件事情,就是现如今的问界商标早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赛力斯汽车了,可是,作为曾经的嫡长子,被华为给予厚望的存在,不少人依然搞不明白,华为究竟为啥要把这么重量级的商标配查查配资,堂而皇之给送出去,毕竟才卖20多亿。
其实,这件事情,看似不合理,实则却很合理,华为真正的目的,曾经的华为老大任正非就明确说过了,华为不造车,事实上,华为更加乐意做的事情,是扮演一个汽车供应商的角色,这就有点类似于德国佬的博世差不多的角色,别看博世没有车企那么有名,可我们处处都能看到博世的零配件,华为这时候的角色定位就很关键了。
而问题是华为当时的处境有点尴尬,因为自己现在扮演的角色一个配角,可大家怎么相信你是一个优秀的呢?市场上质疑声太多了,华为怎么办?只能想办法寻求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于是乎,华为后来一对一针对性对还是东风汽车的赛力斯进行了大幅度的整改,甚至帮助赛力斯搭建销售体系。
后来,市场反响也证明了华为的实力,直接就成了行业里面的佼佼者,这时候,赛力斯也站稳了脚跟,此时,双方都已经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华为打响了自己的名气,向市场证明了自己实力,而赛力斯也借助华为崛起了,这时候,双方都意识到了分开已经是个必然的选择了,在去年,华为便把商标打包卖给了赛力斯。
说到底,华为已经完成了对市场证明后,他必然需要再次向市场证明自己作为供应商的角色,而不是车企,这也算为啥华为后续又把什么智界、享界的商标也跟着打包出售给了生产商的原因了,华为需要的是智驾,是智驾供应商,而不是一个制造汽车的车企,这才是华为切割赛力斯,甚至和其他一些车企切割的原因。
但这里的问题,赛力斯怎么办?事实上,对于赛力斯的未来,我是比较乐观的,甚至非常看好赛力斯的未来,从去年切割到现在都过去一年多了,赛力斯受到什么影响了吗?答案不见得,从销量就能看出来的,近半年的销量里面,问界依然卖得相当不错,销量节节攀升,足足达到了12.7万多辆,这个成绩也能证明赛力斯依然是行列佼佼者的存在。
而且赛力斯也可以完成自己的资源整合,自从赛力斯拿到问界相关的知识产权后,赛力斯也恢复了自由身,可以自己来解决和应对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了,这才是其他车企没有办法做到的,借助华为一步登天后,现在也要学会自己走路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赛力斯这才是最大的好事,至少不会受制于人了。
信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